現當代新儒家研究叢書總序
序
再版自序:重溫河流般的哲思
第一章 精神空間的開拓
——唐君毅哲學導論
一、體驗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
二、從生命里流出的哲思
(一)原始性情的昭露
(二)立心立命的思考
(三)花果飄零的悲情
(四)生命苦痛的體驗
(五)理想主義的絕唱
三、唐氏的哲學思考方式與方法
四、唐君毅哲學特點的檢視
第二章 生命之真的追尋
——唐君毅心本體論
一、唐君毅心本體論的發(fā)生
二、本體追尋方式
三、“心之本體”透視
(一)內部之自己,即是我心之本體
(二)心之本體應是恒常的、真實的
(三)心之本體是至善的、完滿的
(四)心之本體即世界之主宰
(五)心之本體的無限滲貫于有限
(六)心之本體是充內形外的精神實在
(七)合“心”與“生”為性及“性道一元”
四、心通九境論闡要
(一)心與境相涵相攝,互為感通
(二)“生命之真實存在”的意義
(三)主體與超越
(四)理想由理性綜合而成并植根于人的性情
五、唐君毅心本體論批導
第三章 人生意義的體驗
——唐君毅人生道德哲學
一、人生之本在心
二、人生的目的在于實現自我
三、人生智慧在童心
四、人為萬物之靈
五、人生與道德
(一)現實自我的超越
(二)一念之陷溺的克服
第四章 道德自我的展開
——唐君毅人文精神論(上)
一、唐君毅人文精神論的緣起
二、唐君毅人文思想闡要
(一)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
(二)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表現或創(chuàng)造
(三)文化是道德理性的分殊表現
(四)文化的地位及其興衰皆依于“本心”
(五)人的存在與民族文化不可分
第五章 中西文化的融合
——唐君毅人文精神論(下)
一、中西人文精神的比較、會通與重建
(一)中西文化比較的價值標準
(二)人類精神之行程:人文一超人文一人文
(三)中西文化精神的根本對照:人文與超人文、非人文
(四)中西文化的精神病痛
(五)中西文化的融合之道
二、人文與科學
(一)科學:價值和限制
(二)科學置于人文之下而非置于人文之上
三、人文與宗教
(一)宗教是天人之際之一種文化
(二)人文包涵宗教,亦依賴宗教
(三)科學與宗教的整合
四、唐君毅人文思想批導
第六章 內在超越的把握
——唐君毅的宗教哲學
一、哲學、道德與宗教
(一)哲學與宗教
(二)道德與宗教
(三)建構“哲學、道德與宗教”關系的意義
二、宗教意識論
(一)宗教意識是一種獨特的意識
(二)宗教意識的十種形態(tài)
(三)宗教意識與其他文化意識間的相反相成的關系
三、比較宗教論
(一)基督教、佛教、回教、道教特點之比較
(二)消融各種宗教沖突的可能性
(三)儒學的宗教性與“一心通九境”的判教法
四、唐君毅宗教哲學的意義
附錄一唐君毅學術編年
附錄二唐君毅哲學思想研究綜述
附錄三唐君毅研究文獻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詞條
原版后記
新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