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子,本名錦祥,1938年10月生于福建閩侯縣,1944年入私塾讀瓊林、千字文,1949年隨家定居臺灣。1955年受業(yè)于阜寧楊源先生及南陽呂佛庭先生。1957年(時年二十)赴霧峰北溝故寓博物館臨摹古畫,從唐、宋入手,于彼處習畫二十年。期問,先生曾先后師從彭醇士、溥心岔等諸大師,拜遏董作賓、于右任先生親蒙啟永,并依止?jié)涎]居士李炳南學佛學詩。早年在臺灣各大國比賽,比賽中每每獲得首獎,名聲遠揚。然先生道風高沽,即便在最困難之時,也從不以賣畫為資。叫其恩師李炳南教授先生習學“樹石盆景”藝術,先生多有所悟,遂開始了“以花養(yǎng)畫”之路。1977年,先生四十歲時,張大千先生來訪,談畫論樹甚歡并邀訪摩耶精舍,寵為上賓。 先生之畫素以工筆、意筆見長,尤專佛像、人物、山水、花鳥等,意幽境遠,盡脫塵濁。義嘗自喻:“工筆喻修凈,一筆一持名,筆筆從心起,立相不離心?!毕壬乇耙载M載道”之旨,其作口正如其師李炳南老居士教導他的,能“移風正俗、凈化人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