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當代農業(yè)學術專著系列叢書:作物育種同異理論與方法》針對作物育種中的同異現(xiàn)象,提出了一種新理論——同異育種理論與方法,旨在解決作物育種的定量化、信息化和科學化問題。全書共分九章。主要內容包括:作物育種中的同異現(xiàn)象及其描述、同異育種理論的研究對象、任務和基本內容以及育種目標同異關系分析、親本同異分類、雜交組合同異評估、單株同異選擇、品種同異比較、品種同異布局、品種同異栽培等原理與方法。其中,品種同異栽培雖然屬于作物栽培研究范疇,但考慮到品種合理利用也應該是作物育種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也將其納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當代農業(yè)學術專著系列叢書:作物育種同異理論與方法》范圍之內。在對同異育種理論進行俯瞰全景式的介紹之后,從第三章起直至最后一章,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同異育種理論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章節(jié)發(fā)展銜接有序,完全按照作物育種的自然流程模擬設計:從作物育種目標的制定到親本選配,從雜交組合評估到單株選擇,從品種(系)比較到品種利用,作物育種鏈條上的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現(xiàn)于筆端?!般~山”敘之于前,“洛鐘”述之于后,前后呼應,首尾蟬聯(lián),猶如連珠,一氣貫通。讀者靜靜徜徉在書中,如同登臨旅游勝地,既可領悟同異育種理論的奧妙,又可體驗作物育種全過程的艱辛,從理論與方法的應用上完成一個歷時將近十載的育種周期,從而使讀者對作物育種同異理論與實踐有一個整體意義上的把握。為避免讀者陷入數學迷宮,不能自拔,全書在語言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明白曉暢,力忌艱澀。尤其是具體計算過程,更是不厭其詳。即使數學功底較淺,也能探賾索隱,得其精髓。各章所選71個例題均來自作物育種實例,都是著者在多年的育種實踐中積累的第一手資料,不僅準確可靠,引之有據,而且通過具體實例現(xiàn)身說法,會使讀者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真實感和親切感,再結合自己對于育種工作各個階段或環(huán)節(jié)的感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同異育種理論的理解。全書結構嚴謹,體例規(guī)范,章節(jié)有序,層次分明,內容豐富,語言簡練。既可作為作物育種和相關領域人員開展研究的有效工具,又可作為農業(yè)高等院校師生、研究生的良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