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政通先生,著名中國文化學者,批判的儒學思想家,一個對歷史、對文化、對社會、對人生、對中國之未來、前途和命運持有滿腔熱忱和真切關懷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曾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指導教授、臺灣《中國論壇》主編、香港《二十一世紀》編委、“世界哲學家叢書”總編、世界中國哲學學會學術顧問等職。韋政通1929年出身于蘇南一個小商人家庭,1949年在愛神的推動下到了臺灣,先后得到勞思光、王貫之、牟宗三、徐復觀、殷海光等不同光譜的前輩學人指引,走上學思之路。他從27歲開始自主寫作,到80高齡的今天,還沒有完全輟筆,可謂“嚴重工作”(殷海光對他的寄語)超過50年。這半個多世紀中,他以生命、以真誠,去進行無止境的摸索和探險,創(chuàng)造出近千萬字的學術、思想和啟蒙著作,如《中國思想史》、《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反思》、《倫理思想的突破》、《中國文化概論》、《知識份子的責任》、《立足臺灣,關懷大陸》等書。學術上,他關于孔子、荀子、董仲舒、朱熹、毛澤東的專題研究,和系統(tǒng)的中國思想史巨制的撰寫,不僅新論迭出,而且還開創(chuàng)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模式。思想上,他曾有過傳統(tǒng)主義者衛(wèi)道的熱情,也曾經歷過反傳統(tǒng)的激情,最后通過理智平衡熱情,以理性克制激情,發(fā)展出獨立自主的精神,走向重建新傳統(tǒng)之路,美籍哲學家吳森曾用“合乎黑格爾正、反、合之方式”來形象地描述這一思想轉進過程。作為一個典型中國式的學者,除了兼做思想家,韋政通還充當啟蒙青年、批判時代的知識分子角色。本書即為他啟蒙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