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發(fā)表于一八六九年,是法國作家居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繼《包法利夫人》(1857)之后的又一部長篇小說?!肚楦薪逃返闹魅斯ダ椎吕锟?middot;莫羅出身于外省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十八歲那年來到巴黎攻讀法律??墒撬粚ξ膶W藝術感興趣,試寫過小說和華爾茲舞曲,還跟人學習繪畫,但都半途而廢。他深深愛上了畫商阿爾努的妻子瑪麗?,旣愲m不愛丈夫,但恪守婦道。后來,她終于被莫羅的一片癡情所打動,答應與他約會。時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發(fā)了革命。莫羅為了這個約會,沒有去參加民眾的游行。但瑪麗因兒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約。絕望之余,莫羅投入交際花蘿莎奈特的懷抱。兩人同居并生下一個兒子,不久兒子不幸夭折。莫羅與出身貴族的實業(yè)家當布勒茲交往,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他成為當布勒茲夫人的情夫。實業(yè)家去世后,兩人準備結婚。但在破了產的阿爾努夫婦的家具拍賣會上,當布勒茲夫人的舉動深深刺傷了莫羅的心,于是他與這位貴婦人一刀兩斷。他萬分沮喪地回到家鄉(xiāng),心里尚存一線希望:與一直愛戀他的鄉(xiāng)下姑娘路易絲共結連理??墒窃诮烫玫膹V場上,他恰遇路易絲與他的老同學戴洛里耶舉行婚禮。莫羅羞愧難當,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爾努夫人突然來訪,兩人萬分激動,互訴衷腸。她剪下一縷白發(fā)留給莫羅作紀念,與他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