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疼痛:國民性批判與文化政治學困境》:20世紀初期的部分中國精英與西方社會、西方國家有文化和價值認同上的聯系,可是在血緣和社會組織上,他們又只能屬于中國社會。這種文化認同與民族身份的矛盾,給他們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然而,正是這一代精英人物迅速成為引導中國文化前途的文化領袖,他們所提出的文化戰(zhàn)略及其所選擇的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在時勢與政治的促逼下,不斷地被單一化并被推向極端,成為日后中國社會的正統(tǒng)和主流;同時,激烈的社會形態(tài)轉換與不斷革命則使?國基層社會及其所賴以生存的文化遭到越來越多的批判和掃蕩。中國基層人群由此而承受的被撕裂的疼痛,并不比精英人物少一些。一部分精英人物率先體驗到的精神分裂,外化為不同人群之間的文化分裂和社會分裂,中國社會因此而遭遇著廣泛的撕裂與疼痛。當今中國社會日益嚴重的文化認同危機和價值認同危機,就是這種疼痛的升級版。摩羅所著的《中國的疼痛:國民性批判與文化政治學困境》——深切感受著民族之疼痛的中國人不能不讀的一本書!認真思考著民族之未來的中國人不能不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