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選手為什么這么胖?其實,是后天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力士的膘肥體壯,而不是先天。因為日本的相撲比賽不分重量級別,而越胖就越容易贏得比賽,所以相撲力士都想方設法增重。他們唯一擔心的是不出名,而不是體重一一只要聞名全國,成為相撲界的風云人物,就會身價倍增。但是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除了每天嚴格訓練,還要攝取大約是常人10倍的食物和巨量的酒精。一流勇士最后往往擁有巨大的梨形身材!如同日本社會的其他現象,明治維新之后,相撲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一場大變革。當時的相撲活動受“西風”影響曾一度不景氣,這種現象直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方慢慢轉好。相撲所承載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遠遠大于體育競技意義,很多外國觀眾都把它看作象征日本民族性格的一個獨特人文景觀。但是,時下相撲界面臨著日益明顯的文化碰撞。本來,日本壯漢一直是這個灑滿汗水的賽場的主角,但外國選手現在已有取而代之之勢,這令懷舊的日本國民傷心失落。《相撲》由顧申主編,《相撲》闡述了日本相撲在日本的發(fā)展,并以此深入淺出地透視了日本的國民精神及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