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是指釉下青花輪廓與釉上填彩爭芳斗妍之態(tài)或相逗成趣之意,在明成化年間流行,還引出一段成化皇帝與萬貴妃動人的情感故事。威化斗彩雞缸杯在明萬歷時已“值錢十萬”,成化斗彩天字罐如今存世只有十余只。受從西方傳入的銅胎掐絲琺瑯影響,康熙皇帝命在紫禁城內建窯,由宮廷畫師在景德鎮(zhèn)所燒高溫索胎瓷上,用進口琺瑯彩描畫紋飾,最后入窯低溫定彩,精妙絕倫的瓷胎畫琺瑯終于創(chuàng)燒成功。與此同時,景德鎮(zhèn)窯在督陶官唐英率領下,仿照瓷胎畫琺瑯技法,用一般彩釉加“玻璃白”,創(chuàng)燒出了顏色鮮亮、層次豐富、甜美柔潤、清麗淡雅的粉彩瓷。雍正、乾隆二朝所燒瓷胎畫愛瑯和粉彩瓷,達到中國彩瓷巔峰,是繼“國瓷”青花之后中國瓷器的新寵?!抖凡蚀?琺瑯彩瓷 粉彩瓷》為林瀚編寫的《海外珍藏中華瑰寶》系列叢書中的一冊,介紹了斗彩瓷、琺瑯彩瓷、粉彩瓷?!抖凡蚀?琺瑯彩瓷 粉彩瓷》適合各年齡層次的中國瓷器藝術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