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科技倫理研究論綱

科技倫理研究論綱

科技倫理研究論綱

定 價:¥30.00

作 者: 程現昆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倫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3118144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16 字數:  

內容簡介

  《科技倫理研究論綱》除導言外共分五個部分。導言部分,分析了國內外科技倫理研究的現狀,認為科技倫理問題作為當前備受關注的理論熱點、在科技倫理的基本含義、研究對象、號科定位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討寫研究卻還遠未充分展開。由此引出《科技倫理研究論綱》研究的基本思路、內容與方法。第一部分,通過對科技倫理思想、科技倫理問題的由來的歷史溯源,考察了科技倫理問題產生的時代背景,并具體分析了其形成的厲因。人類科技倫理思想的發(fā)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它是社會生產與職業(yè)分工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社會的一般道德原則與職業(yè)實踐結合的直接產物。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同時也受到科學技術以及生產關系和社會道德的制約?!犊萍紓惱硌芯空摼V》對科技倫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別從科學技術的內部和外部分六個方面逐一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使科技倫理研究的現實的必要性充分顯現出來。這部分是全書的思想基礎和精神資源。第二部分,在對目前科技倫理研究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究問題的新的視角,對科技倫理的概念進行了新的界定,強調了科技倫理的獨特本質,并進一步分析了這一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當前科技倫理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要么從科技角度探討科技的“兩面刃”價值,要么從社會道德角度強調科學家的自律與規(guī)范,這實際上是將認識世界的活動與改造世界的活動分割開來?!犊萍紓惱硌芯空摼V》從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實踐觀出發(fā),將科技實踐理解為是認識活動與改造活動通過調節(jié)社會關系的活動相互滲透、互相耦合而成的整體,強調應將“科技倫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以分析其中的人與其賴以存在的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應當將“科技與人”的相互作用的關系視作科技倫理的本質,而這正是科技倫理問題之所以凸顯并能夠進行元理論層次分析的根本依據。只有如此,才能揭示科技倫理的獨特內涵、與社會道德現象的共性和差異以及把握其具體的表現形式。這部分是《科技倫理研究論綱》立論的基石,也是關于科技倫理本質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以下各部分都是這一本質的合理展開。第三部分,科學共同體作為“小科學”背景下的科技倫理的主要結構形式,必然存在著時代的局限性,而傳統(tǒng)的倫理學的規(guī)范和規(guī)則在處理新情況、新問題吋又往往顯得空泛或失靈?!犊萍紓惱硌芯空摼V》從“大科學”的角度,提出了包括科技倫理的專業(yè)共同體、科技倫理的職業(yè)共同體和科技倫理事業(yè)共同體的“大共同體”概念及其相應的由經濟倫理、責任倫理和生態(tài)理性倫理組成的倫理結構,二者結構的協(xié)調一致就成為科技倫理的合理結構。上述科技倫理的層次結構,使得科技倫理作為一個整體實現了其內部制度保障的激勵體系、道德規(guī)范的倫理責任與外部共同的價值目標的互動,明顯地體現了科技倫理的層次性和生態(tài)性特點??萍紓惱硎且灶A防性、前瞻性的責任為主要內涵的,因而,責任也就成為了科技倫理結構的必要張力。這一部分是科技與人關系的展布并最終得以協(xié)調的根據。第四部分,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指導,以生態(tài)哲學、系統(tǒng)科學為基礎,提出了建立“科學技術與人、自然、社會”的生態(tài)平衡的思想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以控制為導向與以發(fā)展為導向相結合”的科技倫理價值評價的科學模型?!犊萍紓惱硌芯空摼V》在對“價值”所體現的主客體關系的屬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科技倫理價值構成的“四維度”說,并依此確立了科技倫理評價的“四原則”。認為,科技倫理評價必須按照“以真為要、以善為本、以美為尚、以責為引”的基本原則,以實現“終極存在”、“終極解釋”和“終極價值”的表現為哲學的本體論式的“終極關懷”。同時,考慮到科技倫理的價值評價是一種屬人的認識活動,是建立在評價者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和個人偏好之上,使得評價者在評價中提供的評價信息不夠確切、不甚完全,具有灰色性,故《科技倫理研究論綱》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指導,結合當代混沌理論、價值哲學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科技倫理的價值評價模型,而且進一步根據模型構成要素之間兩兩相交關系的程度,確立了結合系數,從而確保了量化評價時的準確性與客觀性。這一部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結合,是關于評價問題研究的一次新的嘗試。第五部分,從現時代出發(fā),對科技倫理的當代生成與發(fā)展予以理性關懷。由于科技倫理問題的多樣性,人們對什么是科技倫理學存在極為模糊的認識甚至極大的分歧。這導致了科技倫理學的學科獨立性問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犊萍紓惱硌芯空摼V》對科技倫理作為學科能否存在的根本問題一一學科性質進行了全面闡述并進行了學科定位,首次建立了科技倫理學的二級學科結構。從科技倫理學的學科定位到學科結構、傳統(tǒng)發(fā)展觀到科學發(fā)展觀的倫理革命以及科技的異化到科技的人化的現實運動邏輯,論述了當代的科技倫理不僅是倫理學演進的邏輯必然,而且是科技進步的現實實踐必然以及人性自我展現的內在必然??傊?,以“科技倫理”范疇為研究單元的新范式要求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實現科學技術與自然、社會、人文以及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信息哲學等多個學科研究的跨越,實現科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的密切合作。反之,如果我們忽視了“科技倫理”作為整體的研究視角,那么,不可能對科技倫理問題進行現實的說明,從而很難實現對現有研究的真正超越。可以說,這是一次具有理論創(chuàng)新意義的嘗試。

作者簡介

暫缺《科技倫理研究論綱》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科技倫理研究的新視域
一、國內外科技倫理研究的現狀
二、科技倫理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出路
三、本書的思路、內容與方法
第一章 科技倫理產生的背景
 第一節(jié) 科技倫理思想的演進
 第二節(jié) 科技倫理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科技倫理的本質表征
 第一節(jié) 科技倫理本質的歷史分析
 第二節(jié) 科技倫理本質的科學界定
第三章 科技倫理的結構探析
 第一節(jié) 科技倫理的層次結構
 第二節(jié) 科技倫理的生態(tài)結構
 第三節(jié) 科技倫理結構的必要張力
第四章 科技倫理的價值評價
 第一節(jié) 科技倫理的價值體系
 第二節(jié) 科技倫理的價值評價原則
 第三節(jié) 科技倫理的價值評價模型
第五章 科技倫理的生成樣態(tài)
 第一節(jié) 科技倫理的理論向度
 第二節(jié) 科技倫理的實踐向度
 第三節(jié) 科技倫理的人性向度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