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慮到讀者需求的廣泛性,本書立足點面結合,統(tǒng)盤兼顧的原則,在名詞的選注上,基本上分為專業(yè)性和普及性兩大類。二、將一些名詞,按照古建筑工種進行分類,以求達到系統(tǒng)性和體系化,并便于讀者在閱讀和使用時,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三、各工種即“作”的劃分,以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為基礎進行,有大木作、小木作、彩畫作、油作、瓦作、石作、土作、磚作、泥作、銅鐵作、搭材作共十一作,多數名詞歸入上述各“作”內,名詞較少者,則不再單列,而歸入“作”之外的部分。本辭典正文后附詞條漢語拼音索引,供讀者查檢。四、根據研究,構件名詞與做法名詞,是古建筑術語的二個主要方面,二者大多兼而有之,因此,通常將上述名詞歸入一類表述。五、專業(yè)性詞語表述,注重結構的分析與法式的對比,但限于篇幅,故只做重點介紹,盡量做到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六、突出考證,用典引據,詞語的編寫,盡量表達其古代文化特色,同時展示其歷史淵源關系。七、附錄收入宋式與清式主要構件名詞對照表、各代每尺長度與公制對照表,以便于讀者對宋式與清式建筑加以區(qū)別,為深入研究者提供參考。八、本書以官式名稱和北方詞語為主,同時兼收并蓄,選注一些南方稱謂作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