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初上望月明,屏風云幔霞影沉;鏡湖不怨清波晚,碧水滯留趕海人。”這是“趕海詩人”李磊的優(yōu)美詩篇《石島觀霞》,詩歌磅礴大氣,意境深遠,表達了內心濃郁的海洋情結!由此我忽然想到,也許李磊的這本《藍色耕耘》,是有史以來唯一專注海洋題材的漢語古體詩集。并非要故意拔高李磊詩歌的題材意義,我如是說與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很早就是農耕大國,人跟土地有一種親密無間的依存感,國土觀念基本上囿于陸地面積,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對海洋的認知較晚。因而古典詩歌中,不乏詠嘆山川田園的優(yōu)秀詩篇,而謳歌大海的篇章則鮮見。當然也有名篇,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曹操的《觀滄?!?。然則這些寫海者,立足點仍是海岸,登高眺望,煙波浩渺。直到宋代,才有蘇軾、文天祥寥寥幾首寫渡海、出海的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