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科來講,翻譯學與外國語言學和外國文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從人才需求來講,高水平翻譯人才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從本科教學來講,口筆譯能力是檢驗外語教學成效的最高標尺之一。此外,國家2005年開始設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培養(yǎng)職業(yè)化翻譯,黑龍江大學于2009年成為全國首家獲批俄語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的單位。受這一新形勢的激勵,面對黑龍江省目前每年招收2000余名俄語專業(yè)學生的現(xiàn)實,編寫一本重在訓練翻譯實踐能力的本科翻譯教程勢在必行?;诮?0年翻譯教學實踐,憑借全譯理論,編者總結了可行的翻譯教學模式,將其用于翻譯教程編寫。本教程結合交流、休閑、談判、訪問、合同、廣告、企事業(yè)單位、工農業(yè)、科技、旅游、經濟、改革、通訊、交通、政治、國際關系、醫(yī)療、保健、教育、法律、文化、藝術、愛情、婚姻、家庭、體育、文學等專題的實戰(zhàn)演練,從全譯轉換規(guī)律出發(fā),著重訓練對譯、增譯、減譯、轉譯、換譯、分譯、合譯7種全譯方法。整個教程以全譯實踐為主,以全譯基本方法與基本理論知識導人為輔,培養(yǎng)學生的全譯技能與全譯意識。通過20多個專題72學時的實戰(zhàn)演練,學生至少可訓練約25000字的俄漢互譯內容,能建立基本的翻譯意識。實踐證明,經過這一訓練,在專業(yè)八級、專業(yè)和非專業(yè)考研中翻譯題易得高分,在求職翻譯面試中能獲得佳績,畢業(yè)后做翻譯更能快速上手。本教程各課結構均分為6大版塊:課前實踐試譯1000字詞左右的短文或片斷,其中俄譯漢600詞左右,漢譯俄400字左右,俄譯漢不注生詞,漢譯俄部分生詞和表達式給出俄語注釋。該部分學生務必試譯,譯出初稿,記下疑惑,留下問題,以便課堂討論。這是教學的主體。翻譯技能是先“譯”后“學”出來的,翻譯能不能學好,關鍵在于是否多動手翻譯,譯后是否思考改進,精益求精。翻譯知識每課涉及一項翻譯基本知識,略作簡介,如全譯的定義、分類、單位、過程、原則、標準、規(guī)律、方法、科技翻譯、文學翻譯、詞典和網絡的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