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理論基礎
一、自然災害風險:定義、特性與世界圖景
二、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
(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基礎:政治動機與經濟成本
(二)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基礎:立體化的風險考量
(三)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技術:單一性到綜合性
(四)國內的研究
三、本書的基本邏輯和結構:風險視角與經濟視角
第二章 自然災害風險的衡量
一、自然災害風險的度量:風險與脆弱性的總體考察
(一)自然災害風險與宏觀總體
(二)自然災害風險與各經濟部門
二、自然災害風險的度量:風險與脆弱性的結構性考察
(一)歷史考察:風險排序
(二)近期考察:風險排序與地區(qū)脆弱性評估
(三)小結
第三章 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損失控制
一、防災與減災——全球及中國視角
(一)組織與制度建設
(二)減災機制建設
(三)資金保障
(四)技術支持
(五)小結
二、最優(yōu)損失控制水平的經濟學分析
(一)關于個體風險偏好的假設
(二)模型分析
三、不同損失控制模式的經驗借鑒
(一)澳大利亞損失控制模式
(二)美國損失控制模式
四、關于損失控制體系的構想
第四章 自然災害風險管理——保險
一、歷史與背景
(一)保險需求的增長
(二)保險產品對自然災害風險的覆蓋程度
(三)保險經營主體擴展自然災害風險保障的能力
(四)小結
二、自然災害風險環(huán)境下的保險需求模型構建
(一)保險需求模型的歷史梳理
(二)自然災害風險環(huán)境下的保險需求模型構建
三、自然災害風險環(huán)境下的保險供給模型構建
(一)保險人的風險偏好與定價
(二)補貼下的最優(yōu)保險供給模型構建
四、我國自然災害保險體系的建設
第五章 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結構化金融產Ii}
一、歷史與背景
(一)保險賠付的局限性
(二)保險價格的剛性
(三)金融市場的迅速發(fā)展
二、應對自然巨災的結構化金融產品
(一)巨災債券
(二)巨災衍生品
三、結構化金融產品的經濟學模型
(一)結構化金融產品的需求模型
(二)結構化金融產品的供給模型
四、我國自然災害相關結構化產品發(fā)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供給分析:市場容量及制度環(huán)境
(二)需求分析:交易主體、資產結構與風險狀況
五、我國自然災害相關結構化產品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結構化產品供給的順序和設計方向
(二)觸發(fā)機制的構造方式
(三)后臺制度環(huán)境的完善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