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往往是建筑學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即使準建筑師們一開始會覺得憑借他們對自己家的經驗來設計住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們必須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邊,然后通過對新概念的分析解決住宅的問題。在設計起居空間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在于我們不能從自己和自己的需要出發(fā),而必須在頭腦中牢記普通住戶,因為他們的經驗和價值觀會與設計師的想法大相徑庭。因此,居住建筑必須體現(xiàn)出使用者能夠對自己的空間有所改進并且根據他們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造生活品質的特點。這個特點不僅適用于一般的住宅環(huán)境:對于單個起居空間或者居住者認為重要和舒服的空間的設計來說也是如此。因此對于建筑師來說,努力創(chuàng)造家庭的空間品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套“國外高等院校土建學科基礎教材”系列逐步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行為領域中的重要原則,為建筑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有效而實用的工具。它們不是專業(yè)知識的全集,而是面向學生的深入淺出的闡述,以促進他們對不同學科領域中重要問題和要素的理解。本書沒有列舉那些隨處可見的實際建成的例子。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本書也沒有提供理想化或者極端化的起居空間設計方針,因為居住空間總是居住者個體和主要社會或者氣候狀況的反映。相反,本書對基本概念進行了解釋,闡述了如何把單個的空間連接起來,以及建筑形式的變化方法。本書的目的是讓人理解正確創(chuàng)造臥室、起居室和整個居住單元的方法,并且能夠用這些知識全面而慎重地進行自己的住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