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學院高墻,跨越學科藩籬,就會發(fā)現安·蘭德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實在令人驚訝。經濟生活是美國主要的社會活動方式,安·蘭德的影響力主要就在此域。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不用說,早在50年前,他就曾致函《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表達閱讀蘭德著作后的感觸。40年后,華爾街一位投資大師在其經典的投資理論著作中,坦言他的理論主要受了安.蘭德的客觀主義認識論的啟示。類似波普爾之于索羅斯,只是安.蘭德的影響力更強烈,更廣泛,更加直接。登錄網站,打開網頁,就會發(fā)現已經去世25年的安·蘭德依然有那么多的追隨者。關于——她的研究所、網站、期刊、書籍等資訊實在太多,甚至美國哲學學會東部會區(qū)下面還有一個安·蘭德協會。這些都是自發(fā)的,追隨者基本都是學院外的人,即便有一些高校學者,也比較邊緣,副教授居多。去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比較學院化的研究蘭德的著作,這或許意味著學院派開始重視蘭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