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重探討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天堂觀和烏托邦觀念,分析了天堂觀和烏托邦思想在中國人尋找幸福之途中的歷史意義。作者認為,中華民族從一開始就沒有放棄對幸福的期望和追求。和西文一貫所認為的“中國一直都在向后看,他們的全部理想都是從過去中吸取的,他們對未來不感興趣”的觀點不同,作者認為中國也有著對現(xiàn)世與未來的憧憬.在傳統(tǒng)儒釋道思想以及現(xiàn)代西方思想的雜糅下,呈現(xiàn)出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天堂觀、烏托邦思想和有關理想世界的觀念。《中國人的幸福觀》按照歷史的線索,分五個章節(jié)分別討論了先秦不同學派對幸福的不同理想,漢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環(huán)論對幸福的影響,以及魏晉時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學和19世紀各種思想流派對幸福的探索?!吨袊说男腋S^》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規(guī),自由廣泛,不僅有常見的儒釋道思想文本。還涉及到許多邊緣的內容。除了材料豐富翔實外,作者的文筆也是細致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國歷史上幸福觀的種種不同表現(xiàn),常有些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