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為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先后開講《成功學研究》公共選修課以來,一直在考慮寫一本適合這門課的教材,但覺得自己對“成功學”這樣一門課程的結構內容不是很有把握,反復厘清自己的想法,未能真正動筆。2006年完成《選擇成功——一位博導與青年學生聊成功之道》一書,反映這方面的一定積累和探索,但此書采用夾敘夾議筆法,形式和內容都更像是一種記敘散文。近幾年社會上對各種各樣缺德行為的譴責以及關于道德重建的議論,使筆者對“成功學”的基礎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那就是修德或曰厚德,因而2009年把課程也更名為《修德成功學》,對教材的基本框架結構也有了比較成熟的考慮,決定在2010年完成這本教科書的寫作。有了想法,還要有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和配合。筆者的導師洪文達先生關心鼓勵筆者的寫作,以87歲高齡親自為《厚德成功學》題寫書名,在此向洪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一些好德上進的青年積極參與《厚德成功學》寫作,其中:劉沁琳第七章,郭泱維第八章,張莉麗第九章,章冬梅第十一章;另外,寧學敏、高麗敏、劉偉兵、趙菁、劉婷、張曉丹、戴泉清、劉雅楠等同學以及筆者兒子蘭文浩參與了《厚德成功學》部分文字錄入工作,為筆者節(jié)省了許多時間和案牘勞頓。在此對這些年輕人的貢獻表示贊賞和感謝,更希望這些優(yōu)秀年輕人能從《厚德成功學》內容獲得一些人生啟迪,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進步。此書的目的是幫助正在人生起步階段的年輕人思考走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如何通過修德奠定自己事業(yè)成功的堅實基礎,以古往今來的名言名篇為提醒,有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作參照,明德知義,食髓知味,找到適合自己的厚德成功之路。此書可以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讀本,更適合作為《修德成功學》、《成功學》、《人才學》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好德進取的各界人士磨礪自我和培養(yǎng)啟發(fā)子女的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