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歸責與不作為淺析
2.第三者責任范圍與客觀歸責
3.客觀歸責理論的運用
4.不作為犯罪之探討
5.結果回避可能性與作為可能性
6.間接故意的理論分析
7.故意與過失的區(qū)別
8.搶劫過程中的偶然防衛(wèi)
9.承諾、立功和幫助偽造證據罪的相關問題
10.共同正犯與對象不能犯
11.正犯與共犯的區(qū)別以及認識錯誤
12.幫助犯的認定
13.爆炸罪與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區(qū)別
14.綁架罪與相關犯罪的區(qū)別
15.為索取擔保金而非法拘禁他人的行為性質
16.尾隨他人拾其棄包后毆打他人的行為性質
17.連續(xù)犯罪與事后搶劫罪問題的研究
18.不法原因給付與侵占罪、詐騙罪的認定
19.三角詐騙與相關財產罪的辨析
20.盜用電信資費的行為定性
21.詐騙罪和盜竊罪的區(qū)別
22.利用時間差套取銀行現(xiàn)金的行為性質
23.冒領他人存款的行為性質
24.窩藏共犯人案件的法律適用
25.徇私枉法罪及其量刑情節(jié)的法律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