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實驗心理學著作中,有兩本堪稱20世紀美國實驗心理學教材的代表之作:一本是伍德沃斯與施羅斯伯格合著的《實驗心理學》,而另一本就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實驗心理學》。兩本書都以其集時代之大成而在實驗心理學界享有盛譽,更由于實驗心理學在整個心理學科中的特殊地位而影響巨大。如果說伍德沃斯的書是集行為主義之大成,像一本實驗心理學的大百科全書,雖已布滿歷史的塵埃,仍不失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里程碑的耀眼光環(huán),那么,坎特威茨的書則代表了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水平,像一套精心編撰的講義,將知識和方法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讀者,使其能把握實驗心理學的時代脈搏。《實驗心理學(第9版)》作者致力呈現一種兼容并蓄的實驗心理學,盡力實現方法和內容的有機融合?!秾嶒炐睦韺W(第9版)》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前5章構成了第一部分“研究的基本問題”,向學習者介紹需要了解的一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科學與理論建構的一般問題;觀察法、相關法和實驗法(重點介紹了最后一種)的特點(以及差異);研究中的道德問題;以及如何閱讀與撰寫研究報告。其余的10章構成了《實驗心理學(第9版)》的第二部分“實驗心理學的基本原則與實踐”,作者以實際的研究問題為背景舉例說明了一些方法上的問題,使得第一部分所介紹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血有肉。這些章節(jié)都以其內容為標題(如,知覺),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內容是由于其本身的需要,但這些章節(jié)編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實際研究的背景中介紹有關的研究方法。這樣的組織方式也反映了編者的一種理念,這就是讓學生掌握研究方法的最好方式是將其結合到研究的實際問題之中,希望在一些重要的研究背景下介紹研究方法能夠幫助學習者認識到方法選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