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也是我國古代英雄傳奇小說的開創(chuàng)之作。它以其驚世駭俗的綠林題材,新鮮刺激的豪俠故事,義肝俠膽的草莽人物,以及高超純熟的藝術手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成為我國古代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端疂G傳》描寫的宋江起義,歷史上實有其事。據(jù)《宋史》記載,起義發(fā)生在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為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招降。宋代說書技藝興盛,民間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說書人采來作為創(chuàng)作話本的素材,南人羅燁《醉翁談錄》記有小說篇目《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當是說的楊志、魯智深、武松的故事。這是有關《水滸傳》話本的最早記載。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序里說:“宋江事見于街談巷語。”現(xiàn)在看到的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就是一部“說話”人的提綱。其所記水滸故事,從楊志賣刀殺人起,經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九天玄女授天書,直到受招安平方臘止,順序和現(xiàn)在的《水滸傳》基本一致,但過于簡略。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fā)展為系統(tǒng)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xiàn),今存目30余種,實存劇本6種。從以上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已在民間廣泛流傳,只不過內容細節(jié)上頗有異同而已。作者施耐庵正是在宋元以來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話本和戲曲的基礎上,經過選擇、加工、再創(chuàng)作,才寫成這部反映農民起義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