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初,主持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教學工作的曹寶榮老師,代表院方約請我及長子李祖銘到音樂系任教,后經文化部、教委批準,我有幸被中國戲曲學院正式聘為客座教授。這段經歷讓我體會到,活躍在戲曲舞臺上的表演和音樂人容易被大家認識,而值得稱道的在戲曲院校中從教的戲曲表演和音樂人往往會被大家忽略,應當說沒有這些從教之人就沒有戲曲藝術的接班人,就沒有戲曲的未來。本書作者曹寶榮就是一名辛勤的戲曲音樂園丁,建國初期她在中國戲曲學校就讀,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半個多世紀以來,經歷了刻苦學藝、舞臺演奏、專業(yè)教學、理論研究、教育管理、著書立說等不同的工作崗位和歷史階段。她學藝時得真?zhèn)鳙@真知,成長階段又正逢京劇鼎盛時期見多識廣,曾為荀慧生、趙榮琛、張君秋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操琴。1989年,“音協(xié)”為我舉辦“李慕良作品音樂會”時,我也曾邀她參加全場演奏。她舞臺實踐是好手,課堂教學是能人,從事管理工作不遜色,理論研究有成果。數(shù)十年不停滯的苦學、研究和工作奉獻著,培養(yǎng)出一批批活躍在舞臺上的戲曲音樂人。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知識庫”欄目,于2000年、2001年和2009年幾度播出中國戲曲學院曹寶榮教授主講的“京劇聲腔”節(jié)目,從事京劇表演和音樂伴奏的專業(yè)人士和業(yè)余愛好者觀后深感大有收益。不能否認,京劇界確有唱了、拉了幾十年戲卻說不清何為“西皮、二黃”的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不是個別現(xiàn)象,因此將京劇聲腔基礎知識著書出版的呼聲很高。經數(shù)年教學和不斷修改,《京劇唱腔板式解讀》一書即將面世?!毒﹦〕话迨浇庾x》是一部戲曲院校學生的必修課,也應成為京劇界人士學習和研究京劇唱腔的必讀書籍。書中有譜例有講解,二百多個唱腔譜例可作為唱腔學習的實用教材,其中的皮黃唱腔源流、板式特征、伴奏要領等專業(yè)理論知識,會使讀者多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