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

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

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

定 價:¥75.00

作 者: (美)科克·J·施耐德,(美)羅洛·梅 著,楊韶剛 等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羅洛·梅文集
標 簽: 心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18789 出版時間: 201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3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由存在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和當代美國存在心理學的領導人之一科克·施耐德合著而成,此外《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還收錄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存在心理學家和治療師所寫的文章,如亞伯拉罕·馬斯洛、詹姆斯·布根塔爾、歐文·雅洛姆、保羅·鮑曼等,探討了存在的意義以及存在分析理論?!洞嬖谛睦韺W:一種整合的臨床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存在心理學的文學、哲學和心理學起源;第二部分討論了存在一整合心理學的發(fā)展及其未來的方向;最后一部分則用十多位持存在一整合傾向的心理學家的臨床案例,以形象直觀的方法闡述了應用存在一整合心理學來治療的方式和手段。

作者簡介

  科克·J·施耐德(Kirk J.Schneider),博士,是一位持有執(zhí)照的心理學家,美國舊金山存在治療中心的主任,他在那里進行咨詢并開設私人心理門診。他還是加利福尼亞職業(yè)心理學院的兼職教師和加利福尼亞整合研究所的臨床督導,這兩個機構都設在舊金山灣區(qū)。施耐德在舊金山的塞布魯克(Saybrook)學院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他在那里同詹姆斯·布根塔爾(James Bugen-tal)、斯坦利·克里普納(Stanley Krippner)以及羅洛·梅(Rollo May)一起工作。羅洛·梅(1909—1994),美國存在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1930年獲得輿柏林學院文學學土學位,1938年獲得紐約聯(lián)、合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杯特研究脘和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長期工作。獲得過美國必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yè)杰出貢獻獎和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的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等獎勵。出版了《咨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焦慮的意義》、《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chuàng)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fā)現(xiàn)》和《祈望神話》等20我部著作。

圖書目錄

導言 存在—整合心理學:一種開端
第一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學的歷史起源
 第一章 文學起源
  與一個人自己有關的真理的悲劇
   (羅洛·梅)
  治療師和通往地獄的旅程
   (羅洛·梅)
  歌德的《浮士德》與啟蒙運動
   (羅洛·梅)
  蓋茨比和西西弗斯的神話
   (羅洛·梅)
  希區(qū)柯克的《眩暈》:一種精神性的存在觀
   (科克·施耐德)
 第二章 哲學起源
  存在哲學的東方起源
  西方的存在傳統(tǒng)
  恐懼是一種通過信念而產生的救助的體驗
   (索倫·克爾凱郭爾)
  論身體的蔑視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西弗斯的神話
   (阿爾伯特·加繆)
 第三章 心理學起源
  威廉·詹姆斯
  奧托·蘭克
  存在心理學的起源和意義
   (羅洛·梅)
  存在主義和精神分析是怎樣產生于同一文化情境的
   (羅洛·梅)
  心理學能從存在主義者那里學到什么
   (亞伯拉罕·馬斯洛)
  受傷的醫(yī)療師
   (羅洛·梅)
  羅洛·梅:個人的反思與賞識
   (詹姆斯·F.T·布根塔爾)
  兄n萊茵回憶錄
   (科克·J·施耐德)
  獻給羅尼·萊茵
   (托馬斯·格林寧)
  雙重性大師:對吉姆·布根塔爾的一些個人反思
   (科克·J·施耐德)
  克爾凱郭爾的人格學
   (歐內斯特·貝克)
第二部分 存在一整合心理學的最近和未來趨勢
 第四章 從分離到整合
  來自培訓過程內部的存在心理學
   (安·巴斯特-肖特 格倫·A·漢密爾)
第三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學在治療中的應用
 第五章 存在—整合方法的指導方針
  本章是怎樣組織的
  存在一整合方法的理論
  理論的治療含義
  存在解放策略的使用
  總結
  技能建立的練習:對教師的建議
 第六章 體驗解放的案例說明
  黑人及其無助:默西迪絲的案例
   (羅洛·梅)
  郁悶的藝術家:阿曼達的案例
   (克里斯·阿姆斯特朗 詹姆斯·布根塔爾)
  一個非洲裔美國人的觀點:達瑞恩的案例
   (唐·賴斯)
  一個強迫癥男性:羅恩的案例
   (愛德華·孟德爾洛維茨)
  一種同性戀的觀點:瑪西婭的案例
   (瓊·蒙海特)
  精神錯亂的來訪者、萊茵的治療哲學以及存在精神分析中體驗的精確性(邁克爾·蓋伊·湯普森)
  人格主義的存在主義:一個土著美國人的觀點
   (羅亞爾·阿爾薩普)
  與中國來訪者的簡短交會:彼得的案例
   (約翰·加爾文)
  對短期存在—人本治療的初步概述
   (詹姆斯·布根塔爾)
  一種酒精中毒的觀點:P先生的個案
   (芭芭拉·鮑靈格 羅伯特·馬塔諾
  阿德里安娜·阿曼蒂)
  單身女性日記:安妮·塞克斯通情結
   (艾琳·塞林)
  一個孀婦的體驗:愛爾瓦的案例
   (歐文·雅洛姆)
  一種存在—宗教精神的觀點:薩拉的案例
   (保羅·鮑曼)
  兒童的內在感:喬伊的案例
   (史蒂夫·克町)
  對話(布伯式的)治療:道恩的案例
   (莫里斯·弗里德曼)
  對抑郁和瀕死的反思:凱羅爾的案例
   (湯姆·格林寧)
總結和結論
致謝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