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律是維護農村社會生活秩序的利器
第一節(jié) 法律基本知識
一、法律的含義
二、法律的表現(xiàn)形式
三、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等級
四、法律的內在結構體系
五、法律關系
六、法律責任的基本類型
七、法律實施的主要程序機制
八、法治
第二節(jié) 法律在維護農村社會生活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一、維護農村社會生活秩序既要靠道德、習慣,也要靠法律
二、依照法律管理農村工作
三、通過法律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四、充分發(fā)揮法律維護農村社會生活秩序的作用
第二章 依法開展農村基層自治
第一節(jié) 農村基層自治制度概述
一、農村基層自治概述
二、我國農村基層自治的發(fā)展歷程
三、我國開展農村基層自治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jié) 農村基層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
一、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及特征
二、村民委員會與基層人民政權的關系
三、村民委員會的設置、組織與任務
第三節(jié) 農村基層自治活動
一、民主選舉
二、民主決策
三、民主管理
四、民主監(jiān)督
第三章 依法從事農村行政管理
第一節(jié) 行政許可
一、行政許可的含義
二、行政許可的特征
三、行政許可的種類
四、行政許可的原則
五、行政許可的設定
六、行政許可的實施
七、行政許可的撤銷與注銷
第二節(jié) 行政處罰
一、行政處罰的含義
二、行政處罰的特征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
四、行政處罰的程序
第三節(jié) 行政復議
一、行政復議的含義
二、行政復議的特征
三、行政復議的范圍
四、行政復議機關與管轄
五、行政復議的程序
第四章 依法處理農村治安刑事案件
第一節(jié) 依法解決農村治安問題
一、農村治安問題現(xiàn)狀
二、產生農村治安問題的原因
三、依法解決農村治安問題的途徑
第二節(jié) 依法處理農村刑事案件
一、農村刑事案件的類型和特點
二、預防農村刑事案件發(fā)生的措施
三、依法追究農村刑事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第五章 依法維護農民合同權益
第一節(jié) 合同及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含義
二、簽訂合同的形式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履行抗辯權
五、合同解除
六、違約責任
第二節(jié) 農村常用合同
一、買賣合同
二、供用電合同
三、借款合同
四、租賃合同
五、承攬合同
六、運輸合同
七、委托合同
第六章 依法解決農村土地糾紛
第一節(jié) 依法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糾紛
一、農村土地承包概述
二、承包方與發(fā)包方的權利與義務
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調整與流轉
四、土地承包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二節(jié) 依法解決征地補償糾紛
一、土地征收的含義和特征
二、土地征收的程序
三、土地征收的補償項目和補償標準
四、土地補償費的分配
五、被征土地農民的安置途徑
第七章 依法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節(jié) 依法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一、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概述
二、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三、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四、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
第二節(jié) 依法確定財產損害賠償責任
一、財產損害賠償概述
二、財產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
第八章 依法協(xié)調農村婚姻家庭關系
第九章 依法開展人民調解
第十章 依法解決農村信訪事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