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現代思想史》講了日本近現代歷史中,明治維新、大正維新、昭和維新的呼聲不絕于耳,其社會、政治一直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這種復雜的社會變革表現在思想領域,主要是圍繞著如何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代、日本與世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而展開的。日本固有的傳統(tǒng)思想與信仰以及被日本化了的儒學、佛教與大量涌入的近現代西方各種思想之間的沖突與融合:日本這個國家由東亞一隅的島國通過所謂“脫亞入歐”而膨脹為“大日本帝國”,再到力圖在國際社會中尋求一“普通國家”的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國體”意識與國家戰(zhàn)略以及在上述歷史狀況下,“日本人”作為“臣民”、“國民”,或作為生命的個體應該如何生存、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是《日本近現代思想史》著力疏理日本近現代思想史的主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