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Almond.G.A.),1938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他先后任教于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曾擔任過美國政治學會的會長。他創(chuàng)立了比較政治學的結構一功能主義理論,并著有《發(fā)展中地區(qū)的政治》、《公民文化》等著作。拉塞爾·J.多爾頓,1978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政治學系教授。他長期致力于民主政治、政黨和政治文化研究,并著有《公民政治》、“民主的挑戰(zhàn)與選擇》等著作。小G.賓厄姆·鮑威爾,1968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羅切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曾擔任《美國政治學評論》的執(zhí)行主編。主要致力于比較政治學和歐洲政治研究,并著有《當代民主國家:參與、穩(wěn)定和暴力》、《作為民主工具的選舉》等著作??ɡ住に固亓_姆,1984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政治學系教授。他長期致力于政黨及議會民主等領域的研究,并著有《議會民主國家中的代表與責任》、《政黨面臨的挑戰(zhàn):挪威的案例》等著作。譯者簡介楊紅偉,男,法學(政治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上海大學公共管理系,主要致力于比較政治制度、當代中國政治與行政等研究領域。近年來.在相關研究領域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吳新葉,男,法學(政治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上海市政治學會副秘書長。曾承擔國家社科及其他課題9項。出版專著、教材4部(其中1部為合作),在《政治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方卿,男,法學(政治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上海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方向為中外政治制度。在《復旦學報》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參與編著、編譯教材、研究報告等10余部。曾紀茂,男,法學(政治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當代中國政治。在相關領域發(fā)表論文10余篇,曾翻譯《民主的不滿》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