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知識產權法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叢書”之一。本書作為“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專題”卷(第2分冊),是關于不正當競爭與其他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的研究。不僅有學術專論,亦有判例詳解,是學理與實踐相結合探討不正當競爭與其他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的一次有益嘗試。本書專論部分設有“商業(yè)秘密保護”、“識別性標記保護”、“中藥品種保護”、“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形象權、商品化權保護”欄目,論述的問題大部分是緊密結合現實中國內外典型案例對各類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進行理論上的梳理、分析、研究與探討。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部分則設有“商業(yè)秘密侵權判定”、“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不正當競爭認定”、“商品化權、商業(yè)外觀、商品條形碼保護”、“其他與不正當競爭和其他知識產權有關的專題”欄目,甄選現實中國內外發(fā)生的典型、疑難或具有重要影響的不正當競爭與其他知識產權案例進行重點研討,同時秉承叢書研究特色和定位,輻射了眾多類似不正當競爭與其他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例。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不僅可以獲取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實務方面的很多經驗和信息,而且可以在理論上有所增益。本書作者大部分是來自于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的法官,也有部分來自于高校的知識產權法學者。具體而言,來自于人民法院的作者單位包括(排名不分先后,下同):最高人民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義烏市人民法院等;來自于高校的作者單位是: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湘潭大學法學院、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湖南農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等;還有來自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北京可恒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所。上述范圍廣泛的作者隊伍保障了本書理論、實務研究的高度結合與研究水準的較高品味。本書是學習和研究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理論與實務的良師益友,尤其適合于法官、律師、政法院系師生、與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有關的當事人,以及對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侵權理論或實務感興趣的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