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后,就展開了與傳統(tǒng)文化交融的中國化進程。至隋唐時期,中國佛教宗派的形成標志著中國化佛教的成熟。在中國佛教中,禪宗是一個影響最大又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派,隋唐以后,禪宗幾乎成為中國佛教的代名詞。作為禪宗的宗經寶典,《壇經》(亦稱《六祖壇經》)在中國佛教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絕無僅有的一本被稱作是“經”的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根據佛教的傳統(tǒng),只有記敘佛祖釋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能被稱為“經”,佛的弟子及后代佛徒的著作只能被稱為“論”。以《壇經》冠名惠能(也作慧能)的言教,足見“六祖革命”后,中國佛教的變革風習,也足見《壇經》在中國佛教史上地位之高、惠能禪宗影響之大?,F在先介紹一下《壇經》作者惠能的情況?;菽埽?36-713),俗姓盧,祖籍范陽(今屬河北?。?,父親盧行瑤于唐武德(618-626)年間,被貶官至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東),遂定居于此?;菽苡啄陠矢福揖池毢?。稍長,每日靠賣柴為生。龍朔元年(661)偶聞弘忍禪師在蘄州黃梅縣(今屬湖北省)東山寺聚徒講學,于是前往受業(yè)。初在磨房舂米,后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