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降,宗教與哲學和科學的關系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關注的重點。宗教、哲學和科學,作為人類社會中的主要文化形態(tài),在歷史上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這種關系向來是人類精神文化史中的一個很有爭議的主題。無論人們如何看待宗教與哲學、宗教與科學之間的關系,都不能否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人類精神文化成長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不是狹隘地理解宗教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未來發(fā)展,而是試圖科學地理解各種宗教的理論和實踐在特定的歷史與現(xiàn)實境域中何以發(fā)生,如何發(fā)生影響,又如何支配了特定時代的精神生活,那么,考察宗教與哲學、宗教與科學之間的互動關系就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一切與宗教具有互動關系的文化質素中,哲學、科學與宗教之間的互動關系最為密切和直接。哲學賦予宗教以理性工具,科學賦予宗教以真理形式,兩者共同作用,消解著宗教的偏執(zhí)和愚昧。而宗教則用信仰保持著哲學的神圣與玄妙、靈性與超越,用無限引導科學“精鶩八極,心游萬仞”。而它們之間的互動則提供了不同文化質素之間的碰撞、對話和融合的歷史經驗,弘揚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使人類學會更有智慧地對待異質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促進人類精神文化的健康成長。因此,追溯宗教的歷史形態(tài)與現(xiàn)實影響,顯然無法回避宗教與哲學、宗教與科學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