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由緒論、八大章組成。主要內容概括如下:第一章公平正義的理論闡釋主要闡述公正的理論淵源、內涵結構、價值功能。第二章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社會公正觀對社會主義公正思想進行歷史考察,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正觀及理論價值進行評析。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把“公正”當作獨立的命題來研究,沒有寫過專門系統(tǒng)的關于社會公正問題的論著,但在他們對唯物史觀的論述中,卻包含著豐富的公正思想。第三章毛澤東的公正平等觀探索毛澤東公正平等觀的理論淵源,認為毛澤東的公正平等觀主要可分為男女平等、干群平等、國格平等、財富平等以及對公平社會的理想設計等方面,并對毛澤東公正平等觀的時代印記和歷史價值作了評述。第四章鄧小平的公平公正觀鄧小平將社會公正視為社會主義本質的題中之義,主要從公平公正的物質前提與終極目標、公平公正的實現(xiàn)方式和基本要求、公平公正的政治根基和制度選擇等方面來闡述自己對社會公正的思考與追求。第五章江澤民的社會公正觀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從分析、批判和解決社會上存在的分配不公、機會不均、執(zhí)法不公、地區(qū)差距擴大等不公平現(xiàn)象與問題人手,主要從社會公正的核心價值與衡量標準、社會公正的制度設計和規(guī)則體系、社會公正的理性訴求和路徑選擇、社會公正的保障機制和區(qū)域拓展等方面對社會公正問題作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并體現(xiàn)在治國理念和推行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之中。第六章胡錦濤的公平正義觀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于社會公正的思想,充分肯定公平正義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把對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理論思考與當今社會現(xiàn)實緊密結合,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問題、利益問題、權利問題置于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位置,使公平正義的人文價值關懷得到了極大提升。在新時期,他強調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特征和目標、公平正義是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內涵,進而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通過構建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來維護和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正義。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社會公正觀的發(fā)展評述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國共產黨社會公正觀的形成確立、繼承發(fā)展和本質特征。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基礎;維護社會公正,能使我們黨更有效地進行現(xiàn)代社會基本制度的設計與安排,建立社會利益協(xié)調機制,優(yōu)化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化解社會風險,確保穩(wěn)定和諧。中國共產黨的社會公正觀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具有歷史繼承性、與時俱進性、開放包容性、求真務實性、長期艱巨性等特點。第八章中國共產黨社會公正觀的踐行與探求本章從社會現(xiàn)實與發(fā)展的角度,提出社會主義公正原則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分配公平等;從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的角度對轉型期社會不公的表現(xiàn)、產生原因和危害進行分析,并對新時期實現(xiàn)公平正義作了對策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