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勤學 學至乎沒而后止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至乎沒而后止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第二篇 修身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志不強者智不達。
有志者,事竟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滿招損,謙受益。
故君子慎其獨也。
德不孤,必有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奠大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篇 涉世 污泥不染,機巧不用
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茍喪此良心,則其去禽獸不遠矣。
多行不義必自斃。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巧詐不如拙誠。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蓋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第四篇 度量 器量弘深,姿度廣大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不怨天,不尤人。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第四篇 度量 器量弘深,姿度廣大
第五篇 謀劃 在事為詩,未發(fā)為謀
第六篇 施政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第七篇 哲思 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第八篇 成事 靡不有初,魯克有終
第九篇 仁德 克己復禮,仁在其中
第十篇 天命 樂夫天命復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