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深重的災難,成為世界的一大公害。如何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犯罪,減少公民的生命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的安定,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一件大事,也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課題。刑法的目的不是懲罰犯罪者,而是預防犯罪、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在刑法中明文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等于向社會提供了一份罪刑關系的對價表,社會公眾可以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犯罪、犯了什么樣的罪要給予什么樣的刑罰,認識到什么行為是法律所允許的,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從而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遵守法律,積極維護法制。本書試圖對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犯罪案件進行解析,通過法院的判決,讓公眾看到罪與刑的對價關系,從而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犯罪,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司法機關對刑罰的適用,猶如一場以社會為舞臺的“道德劇”,所有社會成員都會隨犯罪人受到法庭的審判而進入角色。在這臺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道德劇”中,犯罪者痛定思痛,不再扮演可恥的角色;可能犯罪者懸崖勒馬,不步犯罪者之后塵;受害者得到補償與安撫;守法者的價值得到肯定與彰顯。如是,將是作者的心愿。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可學習一些預防犯罪的常識,以增強自己的防范意識、提高抵御犯罪侵害的能力。鮮活的案例對學習法律原理、理解法律條文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這些案例,還可對在校學生以及有志于學習法律的人員提供幫助。這些案例對司法實務人員辦理刑事案件亦有較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