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要讓絕大多數(shù)文化人讀懂《閑情偶寄》,所以文字淺顯,繁簡得宜,語言通俗,雅俗共賞。既能大量運用經史百家、典故、前人及自己的詩詞(他所引用的自作詩,在其《一家言詩集》中多能索引獲得,但個別字詞略有改動(,又能吸收民間諺語、俗語、民謠、格言等?!对娊洝贰ⅰ墩撜Z》、《孟子》、《本草》等經史百家信手拈來;同時,也有“羊幾貫,帳難算,生折對半熟對半,百斤止剩念余廳,縮到后來只一段”等民謠,形象地說明羊肉的折耗很重。他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弄花一年,看花十日”,“過得七月半,便是鐵羅漢”等,增加了通俗性。《閑情偶寄》中有不少篇章內容和形式達到完美統(tǒng)一,都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美散文,《種植部》的《芙蕖》作為散文中寫荷花的佼佼者,就曾作為古典白話范文,選入高中語文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