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貨幣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結構與制度研究

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結構與制度研究

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結構與制度研究

定 價:¥30.00

作 者: 譚政勛 著
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貨幣銀行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4951816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77 字數:  

內容簡介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神經中樞,其體系結構及運行質量對一國經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重要。相應地,金融學作為經濟學科桂冠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已經成為上至國家領袖、下至平民百姓的必修課程。中國在邁向市場經濟的進程中,面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和發(fā)展模式的轉型,金融體制的改革與發(fā)展成為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既需要我們認識并順應經濟系統(tǒng)和金融體系的演進理性,又需要決策者的調控與規(guī)制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其廣度,其深度,其復雜性,遠比發(fā)達經濟體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要深刻。成立于1906年的暨南大學是中國最高華僑學府。始有暨大,便有商科。1918年,應南洋華僑的需要,暨南大學開設商科。馬寅初、王亞南等經濟學家曾先后執(zhí)教于此。1958年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匯集蔡馥生、趙元浩、黃德鴻、張元元等一批在經濟學和金融學界頗有名望的專家學者。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結構與制度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引言
  1.1 選題依據
  1.2 研究對象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1.3 邏輯框架、內容安排和研究方法
  1.4 文獻簡述
  1.5 創(chuàng)新之處
  1.6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2 有關理論簡述
  2.1 效率理論和商業(yè)銀行效率理論
  2.2 效率測算方法
  2.3 商業(yè)銀行效率的影響因素
  2.4 小結
  3 中國銀行業(yè)的GCP分析框架
  3.1 研究背景
  3.2 商業(yè)銀行契約性質與治理制度的特殊性及對X-效率的影響
  3.3 GCP分析框架
  3.4 GCP與SCP兩種框架:誰更適合于中國銀行業(yè)
  4 我國商業(yè)銀行效率結構研究——基于SFA的分析
  4.1 X-效率測算方法的討論
  4.2 隨機前沿分析法
  4.3 我國商業(yè)銀行的效率水平及動態(tài)變化
  4.4 結論
  5 我國商業(yè)銀行效率結構研究——基于兩步DEA的實證分析
  5.1 有關DEA的文獻回顧
  5.2 研究方法
  5.3 實證結果分析
  5.4 SFA與兩步DEA測算結果的一致性分析
  5.5 結論
  6 X-效率的影響因素:宏觀經濟環(huán)境、產權制度及市場結構
  6.1 X-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6.2 模型及說明
  6.3 實證結果分析
  6.4 二元治理制度引起國有商業(yè)銀行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效率差別
  6.5 結論
  7 貸款競爭行為的比較分析
  7.1 商業(yè)銀行契約性質、治理制度、人力資本效率的理論關系
  7.2 人力資本效率存在結構性差異的貸款競爭模型
  7.3 兩類商業(yè)銀行人力資本效率差異的實證分析
  7.4 兩類商業(yè)銀行競爭行為差異的比較分析
  7.5 結論
  8 商業(yè)銀行空間結構演化及其對效率的影響
  8.1 引言
  8.2 商業(yè)銀行空問結構演化的理論分析
  8.3 實證結果和分析
  8.4 結論
  9 中國銀行業(yè)制度演講與效率
  10 理論總結、實證結論和政策建設
  參考文獻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