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慣例和公約是在國際貿易實踐中自發(fā)形成的,被廣泛接受和經常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在國際貿易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200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已達256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已位居世界貿易第三大國。但是,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速發(fā)展,貿易摩擦和糾紛也快速上升,而且因為不熟悉國際貿易慣例,我國外貿利益和發(fā)展受到很大影響。我國是一個貿易大國但還很難稱得上是貿易強國。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國高層次的外經貿人才嚴重短缺,特別是通曉國際貿易規(guī)則與慣例的貿易人才更為短缺。編者認為,造成這種人才短缺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缺少一本結合案例、實用性強、廣度與深度適當結合的介紹國際慣例與公約的教材,從而使各高校很難系統(tǒng)開設國際貿易慣例與公約這門課程。為此,筆者將長期積累與研究成果編寫此書,希望能為我國高層次外經貿人才的培養(yǎng)盡一份力量,并呼吁更多高校盡快開設國際貿易慣例與公約這門課程。此外,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和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日益迫切需要加強國際貿易慣例與公約方面的案例教學,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提升,本書也是對此的積極探索。本書的特點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首先,廣度與深度適當結合。本書幾乎涵蓋了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慣例,對于重要之處論述較為詳盡;同時涵蓋內容適當,包括貿易術語、合同簽訂、運輸、保險以及結算。其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操作性強。本教材介紹了國際貿易慣例與條約的相關條款,同時,對重要條款和實務中特別注意事項都用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說明,案例與重要條例緊密結合,突出了本教材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國際貿易領域的相關慣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最后,內容創(chuàng)新性強。包含了國際貿易領域慣例的新發(fā)展,特別是UCP600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