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類型)》最初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指導美國如何管制戰(zhàn)敗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國、日本等引起強烈反響。金克木先生特別推薦此書,肯定了這位女學者的研究成果。事實上,美國政府戰(zhàn)后對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應的反應與《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類型)》的分析基本一致??芍^是美國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導書。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讀書,是社會科學研究直接運用于政治實際操作的杰出例證。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謙恭溫和,崇奉軍國主義的窮兵黷武卻又同時具有耽美特征,桀驁不馴而又彬彬有禮,冥頑不靈又順從靈活,忠誠守信時又出爾反爾,勇敢而怯弱,保守而尚新,如此這般……日本人恒久不變的目標是名譽。這是博得他人尊敬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實現(xiàn)這個目的使用的手段,則依情況的不同而取舍。事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日本人就會改變態(tài)度走上新的道路。這也是日本對于美國占領軍夾道歡迎、未曾發(fā)生過一次復仇行為的原因所在。日本人在屬于妻子的領域和性享樂的區(qū)域間設置了一道藩籬,明確地區(qū)分開來。兩個領域同樣獲得了公眾的認可。兩者的區(qū)別在于,一方乃屬人的主要義務世界,另一方則屬改換心情的消閑世界,如此劃定了各自領域的“恰當位置”。這種習慣,可將兩個領域看做各不相關的世界——家庭中的模范父親或市井中的花柳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