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蒙學,是中國古代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蒙學讀物也由來甚久。蒙學對中國古代道德教育,乃至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都產生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兒童通過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弟子規(guī)》、《小兒語》、《續(xù)小兒語》、《增廣賢文》等蒙學讀物,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質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現在很多學校和家長開始重視對于兒童道德品質的啟蒙教育。從小教孩子學習做人,確實是我們應該給孩子上好的第一課。我們要從孩子知識啟蒙時期開始,就注重他們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將他們領上正直、光明的人生道路,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養(yǎng)正于蒙”或“蒙以養(yǎng)正”。當兒童智慧啟蒙之際,對他們講述一些淺顯易懂的人生道理,有益于塑造他們正直的品格,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心智,有益于孩子從小健康地成長。在這方面,中國古代蒙學讀物無疑能夠給我們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料。為此作者從大量的古代蒙學讀物中精選原文,加以注釋和評說,形成了這本《蒙學金言》。書中的“金言”體現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所講的基本上都是做人的道理,而且文字較為簡明,說理往往寓于饒有趣味的故事之中,有利于兒童們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