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社會形態(tài)更迭與人格權法的演變
第一節(jié) 農業(yè)社會的人格權法概略
第二節(jié) 工業(yè)社會的人格權法概略
第三節(jié) 信息社會的人格權法概略
第一章 危機與出路:立法背景和經過
第一節(jié) 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個人信息濫用
第二節(jié) 數(shù)字化人格的形成與權利危機
第三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形成
第二章 全球性應對策略
第一節(jié) 主要國家立法概要
第二節(jié) 主要國際組織立法概況
第三節(jié) 我國的立法概況
第三章 論爭與鑒別:個人信息定性
第一節(jié) 個人信息與相關概念
第二節(jié) 個人信息的立法界定
第三節(jié) 法律屬性與構成要素
第四節(jié) 類別劃分:個人信息的源與流
第四章 宏觀解讀:概念、地位與性質
第一節(jié) 概念與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地位與屬性
第三節(jié) 法律關系
第五章 交織與梳理:和相鄰部門法的關系
第一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知識產權法
第二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電子商務法
第三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信息法
第四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民法
第五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行政法
第六章 政府策略與保護模式
第一節(jié) 政府保護個人信息的基本策略
第二節(jié) 統(tǒng)一立法模式
第三節(jié) 分散立法模式
第四節(jié) 行業(yè)自律模式
第五節(jié) 安全港模式
第六節(jié) 我國立法模式之選擇
第七章 宗旨與功能
第一節(jié) 權利平衡: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宗旨
第二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功能
第八章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國內外信息保護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jié)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三節(jié) 目的明確原則
第四節(jié) 知情同意原則
第五節(jié) 目的限制原則
第六節(jié) 信息品質原則
第七節(jié) 安全原則
第八節(jié) 政策公開原則
第九節(jié) 禁止泄露原則
第十節(jié) 保存時限原則
第十一節(jié) 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則
第九章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適用
第一節(jié)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效力層次
第二節(jié) 適用例外
第三節(jié) 域外效力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