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出生于瑞士蘇黎世,著名美學家和美術史家,西方藝術科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爾等大學攻讀藝術史和哲學并擔任慕尼黑、蘇黎世等大學的教授。被認為是繼溫克爾曼、布克哈特之后第三位偉大的藝術史家。其藝術史研究關注普遍的風格特征,而不是對單獨藝術家的分析,他把作品形式分析、心理學和文化史結合起來,力圖創(chuàng)建一部“無名的藝術史”。主要著作有:《文藝復興與巴洛克》(1888)、《古典藝術》(1899)、《藝術史的基本原理》(又譯《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1915)和《意大利和德國的形式感》(1931)等。譯者簡介:張堅,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美術史系主任、教授,2002年獲得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文學博士學位;1998-1999年,獲得Alexander S.Onasis Public Foundation資助,在希臘雅典大學(University of Athens)從事藝術史研究工作。近年發(fā)表的主要學術成果有:《視覺形式的生命》、《西方現(xiàn)代美術史》、《哥特形式論》(譯著),《論視覺藝術作品的判斷》(譯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