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人公伊本•白圖泰在風華正茂、才思敏捷的22歲便毅然決然地離開家鄉(xiāng),開始了亞、非、歐近30個國家的約30年的旅游生涯。認真閱讀《異境奇觀——伊本•白圖泰游記》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凡具有世界影響的偉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華章。高山仰止,游記文學是萬種奇觀的一面鏡子。對年幼者來說,它是一本教科書;對年長者來說,它是人生經歷的總結。在閱讀此書的同時,仿佛看到一位遠方來客風塵仆仆的舉止言談,面對他淳樸的音容笑貌,從而被他所描述的一切深深感動。這部書是作者在翻譯、考證《異境奇觀——伊本•白圖泰游記》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收集到一起,編輯而成書。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是翻譯的副產品。我在翻譯過程中試圖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辨證的分析研究方法,在盡可能多地占有歷史、地理、社會、宗教的材料的基礎上,對這位中世紀的歷史人物及其在華所見所聞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地研究,得出了迄今為止最新的綜合研究結論。這是中國東方學及白圖泰學研究人員從20世紀初至今連續(xù)努力探討的結果。但是,這份研究報告不是這一領域研究的終結,而僅僅是開始。我的這一篇文字只能。是拋磚引玉性質的試探而已。中國與阿拉伯、中國與非洲自古以來就有著深厚的友誼。華夏文明與阿拉伯文明關系密切,從來就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促進文明對話,謀求共同發(fā)展。本文共分三篇,上篇:伊本•白圖泰與《異境奇觀——伊本•白圖泰游記》,全面介紹伊本•白圖泰其人、其書、其事及其歷史意義;中篇:伊本•白圖泰中國紀行考,分30節(jié)分別介紹了伊本•白圖泰在華期間的所見所聞及其真實性;下篇:結論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