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陸地戰(zhàn)略在海洋前終結
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社會環(huán)境,使困境申的希臘人首先走向藍色的海域,人類開始經營海洋。
奉行地域蠶食體制的沙皇俄國,越來越不滿足于陸疆地擴大了,彼得大帝在第一次看到了海洋之后,便時刻不能忘記藍色海洋的魅力。馬克思重視他為俄羅斯奪取出海口的努力。
俾斯麥用“大陸政策”統(tǒng)一德意志,在大陸霸權和海洋霸權的問題上與德皇發(fā)生了分歧。威廉二世毫不客氣地將他拋棄,啟用主張“海洋政策”的外交大臣比洛,欲將德國建成世界性強國。
“從人類開始利用海洋以來,一個人的歷史教訓就是囿于陸上戰(zhàn)略的一方最終必敗?!狈▏尼绕鹂偸鞘艿接淖璧K,“以陸制海”的最后結果就是以失敗而告終。
歷史發(fā)展的結論證明:誰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海洋成為決定霸權更替的關鍵場所,海上爭奪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歷史上霸權的興衰。
人類的目光由橙色轉向藍色的那一天起,“寸土必爭”就轉向了“寸海必奪”,“由海向陸”與“由陸向?!钡墓餐繕硕际菍Q蟮臓幪?,不重視海洋必將被蔚藍色的海水所淹沒。
……
第二章 海面上膨脹著帝國的野心
第三章 世界戰(zhàn)略博弈不變的“棋譜”
第四章 國家戰(zhàn)略利益拓展的支撐點
第五章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處境
第六章 爭議海域是戰(zhàn)爭的導火索
第七章 戰(zhàn)爭首先從海上發(fā)起
第八章 “以海制陸”的序幕已經拉開
第九章 “新制海權”的爭奪成為焦點
第十章 海洋決定國家興衰存亡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