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緒論
上篇 中國神話研究與文化要素分析
第一章 西學東漸與中國神話學的建立
一 西方神話學的發(fā)展歷史
二 神話學的東漸
三 中國神話學的建立
1.茅盾與中國神話學
2.疑古思潮與中國神話學
第二章 20世紀中國神話學的理論淵源
一 穆勒的自然神話學
二 文化進化論及泰勒、朗格、摩爾根的神話理論
1.泰勒、朗格進化論神話理論與茅盾中國神話研究
2.摩爾根的進化論學說與袁珂中國神話研究
第三章 20世紀中國神話學的反思
一 進化論的理論缺陷
二 疑古思潮的失誤
三 自然神話學派的缺陷
四 諸學者反思成果
1.對中國神話研究現(xiàn)狀的反思
2.中國神話學與文化要素分析
第四章 中國古代神話研究與文化要素分析
一 創(chuàng)世神話
1.宇宙論哲學與盤古創(chuàng)世神話
2.道教傳播與少數(shù)民族盤古神話
3.考古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世神話問題
4.哲學與神話的關系問題
二 英雄神話
1.歷史人物后羿的神話化過程
2.史前文化英雄禹的神話化過程
三 自然神話
1.日神月神崇拜與神話
2.風神崇拜與神話
3.河神崇拜與神話
4.海神崇拜與神話
5.星辰崇拜與神話
四 冥界神話
五 地理神話
1.“共工”、“女媧”、“大壑”、“精衛(wèi)”神話與戰(zhàn)國宇宙學說
2.“女媧補天”神話
3.“大壑”與“精衛(wèi)填?!鄙裨?br /> 六 寓言神話——道家寓言與“夸父逐日”神話
七 語源神話
1.“夔一足”神話
2.“刑天”神話
3.舜弟象神話
八 感生神話——玄鳥生商和姜螈履巨人跡生后稷神話
九 活態(tài)神話
1.中原地區(qū)的“女媧補天”神話
2.湖北神農架神話史詩《黑暗傳》
第五章 21世紀中國神話學新體系的構想
一 神話學的使命
二 神話的定義問題
1.古典進化論與經典作家的神話定義
2.關于神話界說問題的大討論
三 神話定義的重新界說
1.沒有神話的原始部落社會
2.文明社會的神話
3.神話定義的重新界定
4.神話與傳說、寓言、科學幻想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四 用中國文化解釋中國神話
五 加強人類學知識的“補課”,重新認識原始人的思維特征
1.人類學與當代中國神話研究
2.西方人類學家對原始人思維的新認識
3.原始宗教和原始思維
中篇 兩河流域宗教與神話的歷史考察
第六章 古代兩河流域宗教發(fā)展的歷史考察
一 神廟
1.神廟的發(fā)展歷史
2.神廟的文化地位
3.神廟的修建儀式
4.神廟表
二 祭司
三 神靈
1.神靈數(shù)量
2.神靈名字
3.主要神靈
4.神譜
5.神名表
6.神靈的人格化進程
7.神像
8.服侍神靈
四 宗教節(jié)日
第七章 古代兩河流域神話發(fā)展狀況的歷史考察
一 神話文獻
1.泥板文書
2.圓筒印章
3.藝術品
二 作者
三 神話發(fā)展狀況
1.發(fā)展階段
2.主要神話
?。?)創(chuàng)世神話
?。?)自然神話
?。?)冥界神話
?。?)愛情神話
第八章 古代兩河流域神話的文化功能
一 神話是對某種宗教觀念的宣揚
1.宇宙世界和人類文明都是神靈創(chuàng)造和安排的
2.人類是神創(chuàng)造出來專門為神服務的
3.神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人類的活動影響了神的利益會遭毀滅之災
4.人類沒有永生,死亡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定律
二 神話是對某種社會禮儀的確定
1.對亡人穿喪服禮儀的確定
2.對某種經濟交換禮儀的確定
三 神話的道德教化功能
四 神話的娛樂功能
下篇 中國與兩河流域神話比較
第九章 中國與兩河流域古代神話的文化比較
一 神話發(fā)展狀況比較
1.神話的文獻載體比較
2.神話的文學性比較
3.神靈人格化比較
4.神話類型比較
二 影響中國與兩河流域神話發(fā)展的文化因素比較
1.自然崇拜與兩河流域神話
2.祖先崇拜與中國神話
3.國家產生方式與神話
附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