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來源與性質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1.4 研究方法
1.5 組織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中國古建筑的材料及其結構特性
2.1 引言
2.2 中國古代自然地理環(huán)境因素對其建筑的影響
2.3 中國古代建筑施用木材的原因
2.4 木材的基本特性
2.5 木結構柱構件模型在水平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滯回性能
2.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構件的榫卯連接方式及其抗震性能
3.1 木結構古建筑構件的榫卯連接方式
3.2 大木作結構中榫卯的應用
3.3 榫卯節(jié)點的受力行為和破壞狀態(tài)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斗棋的結構行為
4.1 斗棋的起源與演變
4.2 斗棋結構靜力與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第5章 雀替·駝峰和隔架的結構作用
5.1 雀替的演變與功能
5.2 駝峰與隔架的功能
5.3 抹角袱的功能
5.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中國木結構古建筑結構原則的演變及其性能研究
6.1 木構架的起源
6.2 木構架的基本類型及其構造
6.3 梁架的科學意義
參考文獻
第7章 中國木結構古建筑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
7.1 概述
7.2 試驗控制系統(tǒng)
7.3 中國古建筑大木作結構模型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研究
7.4 中國古建筑大木作結構節(jié)點加固模型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研究
7.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中國古代大木作結構動力特性的數值計算
8.1 概述
8.2 數值計算模型的建立
8.3 結構體系的動力方程
8.4 結構振動的模態(tài)分析
8.5 計算結果
8.6 中國古代典型大木作一殿堂與廳堂——結構的動力性能
8.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關于“材、分”制度的說明
附錄2 中國歷代的長度單位與公制的關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