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建立整個學習系統(tǒng),是孔子最偉大的地方。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們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然而2500年來我們是否真做到了當初孔子所要求的:因材施教、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做最好的自己?在重視自我教育、終生學習的今天,雖然沒人為我們因材施教,但我們可以自己回顧儒家經典。讓我們仔細傾聽當初先賢們的叮嚀,然后再正確的因自己的材施行自我之教。在全球物欲狂潮襲卷之下,一個人如何保有自我?在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今天,一個人如何學會自處?今天我們已經來到非要重整價值觀不可的時代了,全球的人們應該為未來的人類文明走向重新省思。老子說:狂風會吹斷堅硬的大樹,而順著風勢的柔弱小草卻能安然無恙。無為、不取之太過、以柔弱克剛強,定能堅韌屹立在這股巨大的狂風之中。作為東方文化獨特珍寶的道家思想,對于當下紛亂的世界,或許是一劑最好的良方。佛陀說:“愉快,是諸佛的起源。”佛陀在樹下覺悟出“苦產生的次第過程”和“消除痛苦的方法”。體悟出苦生、苦滅,拔除苦因,便能處于無苦的愉快彼岸!這便是佛陀一生中說法的主題,佛陀的教導。祖師西來,原本印度的禪那傳到中土,更發(fā)展出純中國式的禪宗。如同少林寺的標記是由佛陀、老子、孔子三個人的頭像所組成的一樣,儒釋道三學便成為東方思想的主流,佛教是東方最大的宗教。通過佛學經典,讓我們來傾聽當初佛陀怎么說?要我們怎么做?才能抵達無苦的愉快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