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拔母铩爸惺ド细咧械臋嗬?,初中畢業(yè)后在紡織廠當了六年電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別迷戀于古代歷史和中國古典文學?;謴透呖己笠缘谝恢驹缚既肽暇┐髮W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yè)(因為感到理科的知識自學起來不像文科那樣容易),1982年畢業(yè)后又考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讀了六年科學史研究生,1988年成為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yè)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處行走。 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工作15年,1994年中國科學院特批晉升研究員,次年成為博士導師。長期領導著國內唯一的天文學史研究組。1999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出任中國第一個科學史系之首任系主任。 已在海內外出版專著《天學真原》等16部,在英、美、德、韓、臺、港及大陸著名學術刊物上發(fā)表了論文90余篇。此外還發(fā)表了大量其它作品。同行有“功力深厚,思想激進”、“寫的學術專著象偵探小說一樣好讀”等評語。是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IAU)會員,國際東亞科技醫(yī)學史學會(ISHEASTM)會員,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天文學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性學會理事,上海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上海性教育協(xié)會理事,《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科技史料》等國家級學術刊物常務編委、編委。已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美國傳記研究所等列入十余種國際名人錄。 迄今為止的研究工作可以分為五個方面:一、古代中西方天文學交流 涉及古代巴比倫、埃及、印度、歐洲和伊斯蘭天文學與中國的交流及相互影響。二、運用古代天文學資料解決當代天文學課題 運用中國古代資料解決了困擾國際天體物理學界百余年的“天狼星顏色問題”。三、對古代中國天學之性質與功能研究。這方面的代表性專著《天學真原》成為近年在天文學史、科學史和人文學術領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被認為“開了天文學史研究的新紀元“。四、利用天文學方法解決歷史年代學問題 確定了兩千年來聚訟不已的武王伐紂年代問題,并且重現(xiàn)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日程表。后又推算出了孔子誕辰的準確日期?!∥?、中國性文化史研究 是“文革“結束后國內最先發(fā)表性學史研究成果的學者。專著《性張力下的中國人》是這方面最新的代表作。已經發(fā)表的著作有:1、江曉原:《天學真原》,遼寧教育出版社,沈陽,1991、1992、1995;洪葉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臺北,1995。1992年獲中國圖書獎一等獎。2、江曉原:《星占學與傳統(tǒng)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2。3、江曉原:《歷史上的星占學》,上??萍冀逃霭嫔?,上海,1995。4、江曉原:《性張力下的中國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5。5、江曉原、謝筠:《周髀算經譯注》(國務院古籍整理八五規(guī)劃書目之一),遼寧教育出 版社,沈陽,1996。6、江曉原、鈕衛(wèi)星∶《天學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8 。7、江曉原:《天學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9 。8、江曉原、鈕衛(wèi)星:《回天──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江曉原:《江曉原自選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江曉原、鈕衛(wèi)星:《天文西學東漸集》,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11、江曉原:《性在古代中國》,陜西科技出版社,西安,1988。 12、江曉原:《中國人的性神秘》,科學出版社,北京,1989;博遠出版有限公司,臺北,1990;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93。13、江曉原、鈕衛(wèi)星:《天人之際》,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4。14、江曉原:《星占》,香港中華書局,香港,1997。15、江曉原:《東邊日出西邊雨》(隨筆集),青島出版社,2000。16、江曉原:《走來走去》(隨筆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