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共分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可計算理論,邏輯學,程序設計理論等四個部分。內容包括:語言與正規(guī)語言;有限自動機;短語結構語言與上下文有關語言;可計算理論;模糊邏輯等?!队嬎銠C科學的數學基礎》內容豐富,講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可計算理論、邏輯學和程序設計理論,都是研究計算模型的。它們之間也是相互關聯的,共同構成了現代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都是屬于數學學科的。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可計算理論和邏輯學的研究都始于20世紀初葉,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的數學家Church(邱奇)、GMel(哥德爾)、Kleene(克林)、Post(波斯特)以及Turing(圖靈)等人的杰出工作催生了現代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的誕生。程序設計理論的研究相比則要遲一些,是20世紀后半葉現代電子數字計算機以及程序設計語言和軟件誕生之后的事情了。它是專門研究程序設計語言和程序設計方法的數學理論。這些工作對于計算機科學的實踐和理論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圖靈機模型就被證明是現代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理論模型。這些先驅者的工作在今天看來似乎是很平常的,它們的思想淵源甚至并不為今天眾多的計算機的使用者所知道。但是這些先驅者的工作確實是應該被那些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工作者們所熟悉、所掌握的。因為這些思想和方法將對他們的工作產生很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正是因為這一點,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可計算理論、邏輯學和程序設計理論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而且還是作為重要的課程來開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