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寫作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范圍與對象
第三節(jié)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第二章 東晉佛教概述
第一節(jié) 佛教人華與發(fā)展
一 佛教入華
二 佛教的發(fā)展
(一)東漢末期
(二)三國時期——醞釀期
(三)西晉時期——發(fā)展期
第二節(jié) 東晉佛教
一 東晉帝王對佛教的提倡、支持
二 鳩摩羅什及其譯經活動
三 東晉高僧與玄學
(一)支遁與玄學
(二)僧肇與玄學
四 慧遠及其結社念佛
五 竺道生與佛性論
(一)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淵源
(二)頓悟學說
(三)佛性論-一闡提人皆有佛性
小結
第三章 佛教與東晉文人
第一節(jié) 陶淵明與佛教
一 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
二 陶淵明作品中的佛教思想
(一)人生空幻無常
(二)生死觀
第二節(jié) 謝靈運與佛教
一 謝靈運的生平
二 謝靈運和東晉高僧
三 謝靈運《與諸道人辨宗論》
第四章 佛教與東晉詩歌
第一節(jié) 玄言詩
一 玄言詩的形成
二 玄言詩中的玄思佛理
(一)玄言詩中的玄佛交融
(二)玄言詩中的本體論
(三)玄言詩中的言意之辨
第二節(jié) 山水詩
一 山水詩的溯源與形成
二 東晉佛教對山水詩形成的貢獻
三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頓悟”思想
第三節(jié) 佛理詩
一 佛理詩興起的背景
(一)佛學與玄學思想的交融
(二)僧詩創(chuàng)作的開始
(三)偈頌對佛理詩的影響
二 佛理詩的佛教思想
(一)無常與性空思想
(二)言不盡意思想
(三)大慈大悲思想
(四)戒律思想
(五)因果思想
第五章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
第一節(jié) 東晉志怪小說概論
一 志怪小說的成因
二 東晉志怪小說概述
(一)干寶《搜神記》
(二)陶淵明《搜神后記》
(三)王嘉《拾遺記》
(四)荀氏《靈鬼志》
(五)《觀世音應驗記》
第二節(jié) 佛教的神通
一 佛經中的神通
(一)早期佛教經典中的神通
(二)部派佛教時期經典中的神通
(三)大乘佛教經典中的神通
二佛經中神通的象征意義
第三節(jié)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感應
一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
(一)中國佛教對神通的運用
(二)小說中神通的象征意義
二東晉志怪小說中的觀音菩薩感應
(一)觀音菩薩感應的來由
(二)《光世音應驗記》中的故事內容與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