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圖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傣族村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fā)展歷程和當代生活畫卷。作者對官純寨的調查研究不僅是一個所謂的“典型調查”,而且還展示了該村傣族所具有的社會文化全貌,反映了村寨研究的復雜性與整體性。如果我們把官純寨看成是整個傣族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并通過該村的社會文化變遷去觸摸和把握傣族社會這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fā)展歷程,那么我們就可以意識到官純寨的故事確實能夠揭示傣族社會與文化的若干重要層面。作者采用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研究方法,對官純寨這個微觀社區(qū)經歷的從“過去”到“現在”的變化進行了較為深入細致的比較研究,明確指出了哪些文化事象是已經消逝的,哪些又是復蘇再現的,哪些社會文化傳統(tǒng)是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哪些是保留了其文化的內核而僅在表層上進行了變化與調適的,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時,作者還在一些章節(jié)中運用鮮活的實例說明村民對自己社會文化的“文化自覺”樣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