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家、詩人、人文主義思想的卓越代表,古往今來一直被人們奉為最偉大的作家之一。1564年4月26日,在英國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zhèn)圣三一教堂受洗,但他傳統(tǒng)上的生日一般被認定為4月23日。莎士比亞最初以演員和劇作家的身份出現(xiàn),一度作為國王供奉劇團的最佳劇作家、環(huán)球劇場的股東之一,深得英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的賞識。莎士比亞一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可分為歷史劇、喜劇和悲劇三大部分,其中,歷史劇以《亨利六世》三部曲、《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二部曲、《亨利五世》等為代表;喜劇以《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煩惱》、《皆大歡喜》、《第十二夜》等遐邇聞名;悲劇則以《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冠絕古今。這些戲劇作品至今仍是西方戲劇史上難以企及的高峰。除了是一名劇作家,莎士比亞還是一位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莉絲受辱記》分別出版于1593和1594年,其極富才情的《十四行詩集》也于1609年出版,并博得了今人更多的、幾乎與《哈姆雷特》相同的關注與評論。1616年4月23日,一代文豪與世長辭,4月25日,莎士比亞的遺體葬于斯特拉特福鎮(zhèn)教區(qū)教堂的圣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