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中國小說史上少有的幾部出類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諷刺小說。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儒林外史》的評論,至今看來,仍是最準確、最切中肯綮的:“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儒林外史》長達五十六回,卻沒有一個貫穿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實際上是用一系列相對獨立的故事串聯(lián)而成的。但吳敬梓在創(chuàng)作此書時,卻有一個完整的創(chuàng)作思路,即以對待功名富貴和文行出處的態(tài)度為中心,貶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土,褒揚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他入木三分地刻劃了周進、范進、馬二先生這類備受科舉制度摧殘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滿懷熱情地描繪了莊尚志、遲衡山、虞博士這樣潔身自愛、崇尚禮樂、襟懷沖淡的真儒賢人。同時,他還寫了一大批不學無術、道德敗壞卻自命風雅、裝腔作勢的所謂名士,如婁家公子、楊執(zhí)中、權勿用之流。與之相對比,吳敬梓著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杜少卿,作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個性,輕財好義,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羈的生活。而真正體現吳敬梓理想的,則是小說第一回中塑造的“隱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遠離功名,天性孝悌,才華橫溢,這是一個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吳敬梓最熱烈的贊美?!度辶滞馐贰纷钪饕乃囆g成就,是它創(chuàng)造了富有民族特色又極具個性的諷刺藝術。它徹底擺脫了以往小說中善惡報應的世俗迷信和迂闊陳腐的道德說教,而是完全堅持自己的生活觀點,利用切身的經歷和體驗來看待世界,評判士林,把嚴肅的寫實和詼諧的諷刺結合起來。塑造人物時,吳敬梓能秉持公心,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來進行諷刺,不虛美,不隱惡,對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諷刺?!度辶滞馐贰肥且徊恳灾S刺見長的長篇小說。作者以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和腐朽黑暗、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貪污官吏的卑劣丑惡刻畫入木三分,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末世的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嚴重危機。書中成功地塑造了周進、馬二先生、杜少卿、范進、匡超人等眾多的藝術形象,成為諷刺小說的典范。本次整理,配以近百幅插圖、以期與文字互動。同時雙色套印,營造出一種典雅的風格,為讀者提供既可供閱讀亦適宜收藏的最佳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