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電場法預測地震》重點介紹了海城、唐山、松潘、鹽源等地震前后地震地質工作者預測預報地震的經驗或教訓,詳細介紹了在許多次地震中的土地電實際觀測資料;進一步引用了地塊、斷裂、斷層、地下水等地震地質資料;探討了與地震有關的自然電場形成機理,并對自然電場法預測地震的方法技術、若干問題和科學價值作了討論。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地震工作隊伍貫徹執(zhí)行了“在黨的領導下,以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依靠廣大群眾,做好預測預防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針?!巴恋仉姟辈⒉煌?,它就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自然電場法。從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移植到地震預測中的重力、地磁、電阻率等方法,由于地震發(fā)生前,地下巖石的“密度”、“磁性”、“電阻率”沒有發(fā)生顯著的物性變化,因而震前沒有獲得具有臨震意義的異常;自然電位(電流)在海城、松潘、鹽源、龍陵等地震預報中發(fā)揮出了積極作用。建立在巖石固液相界面雙電層形變學說上的離子導體自然極化機理有堅實的物理化學基礎;它對震源區(qū)地下水的遷移是最敏感的,因而它在地震發(fā)生前幾天至幾個小時產生的臨震異常可以預測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中國已經積累的地震資料比任何國家都豐富,把這些寶貴的地震資料開發(fā)并利用起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地震學、地形變、地下水、自然電位、地應力綜合觀測系統(tǒng),應該可以解決地震預測預報問題。